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每一个伟大工程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努力。

11月19日晚10点,桂山岛已经夜深人静,可码头上却是人声鼎沸。那里有一群已经通宵奋战了3个昼夜汉子们,他们从广州南沙龙穴岛长途跋涉到珠海桂山岛,就是为了保障GK01标足尺模型试验段能顺利平安过驳,3个昼夜的作业让他们的眼睛发红,他们急切的盼望着试验段能成功过驳。
这一次运输过驳的GK01标足尺模型试验段,是根据深中通道沉管钢壳浇铸模型的结构特性,使用真实材料,按1:1的比例(即“足尺”)制造的试验模型。试验段上布置了典型的预留、预埋件及舾装件、防火门等构件,形成了一个具有典型管节钢壳结构和特征的足尺、标准试验段。

试验段不仅是检测深中通道沉管钢壳浇铸模型结构特性的试验品,更是对生产商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和质量规范的一次全面检验。在试验段建造过程中,对钢材预处理、下料加工工序现场施工情况、工艺试验情况等都进行了有效的跟踪记录,试验段制作完成后,对人员配置、设备设施配置、施工工艺方法、施工质量、制作精度、现场安全管理、生产进度及工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于验证深中通道沉管钢壳的设计、工艺、建造、生产管理要素等有着重大意义。
足尺模型试验段分为“E200”和“E300”两个小节段,建造完毕后,试验段“E200”小节重达727吨,“E300”则重达737吨。
怎么将这样的庞然大物运输到钢壳浇筑点进行浇筑呢?
在困难面前,广船人发扬敢打硬仗精神!在试验段开始制作前,负责运输的生产支援部就已经开始制定试验段运输方案。从广州南沙龙穴岛到珠海桂山岛长途跋涉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大型设备运输、滚装,以及交通及人员安全保障,各个方面都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四两拨千斤
11月12日,运输船到达广船国际2号船坞港池起水区域后,工艺工法人员就根据运输方案对运输船进行改造,并清理甲板面及障碍物,受力分析、计算出海运支墩吊装到运输船甲板上的指定位置。

11月13日上午9点,E200管节由广船国际两台600吨龙门吊以双机联吊的方式,将小节段从总组场地吊装到运输船上支墩位置。吊装过程中,两机必须配合默契,指挥与操作必须协调一致,落墩位置必须精准无误。
为保证吊装过程安全,广船国际总经理助理、Gk01项目经理全伟雄坐镇现场指挥。紧张有序的吊装作业一直进行到下午5点半,两个小节段才全部完美落墩,广船人团结一鼓作气、团结协作战胜了困难!
为了保证小节段整体的质量,能完整地运输至钢壳浇筑点进行浇筑,深中通道总监办对E200、E300两个小节段的情况进行了认真、仔细的确认。11月14日下午5点,在监理们确认完工后,最终确定了两个小节段可以在15日10点起航前往桂山岛码头。
深功出巧匠
广船国际2号船坞港池距离桂山岛大约35海里,由于桂山岛港池入口狭窄,卸货码头距离入口较近,在操作停船和卸船上也有着不小的困难。
但这却难不倒拥有丰富经验、“靠海吃海”的广船人!

对照潮汐表,运输人员选取了潮速较慢的时刻靠泊。只见船长撸起袖子,运输船双桨反打,缓慢开始转向,速度稳定控制在0.5节左右,以倒车的方式进入港池,当船尾与码头较近时,轻微调整,带上艉缆,船尾成功靠上码头!大家连忙收紧缆绳,加挂左右艉舷另外缆绳,此时是11月16日上午11点。
坚持成大事
接下来就是卸船过驳。
过驳采用的运输工具是SPMT自行式模块运输小车,它是一种模块化生产及组装的自行式液压平板拖车,虽是小车,凭借液压支持,总承载能力可超千吨,但各承载波动不得超过10%,否则就必须暂停行走并重新检查核实,这就给过驳带来了难题。
首先,船舶漂浮于水面上,难免随海浪浮动,其次,桂山岛码头前沿护轮坎高出码头面250毫米,滚卸下船时必须要越过此处。面对这一难题,广船人按预先准备的方案,准备再次利用海水潮汐开展作业。
可是现在处于枯水期,潮汐的水位一直没有达到方案计划的预期值……
广船人没有放弃,根据潮汐表每个小时测量水位,以选择最佳的过驳作业时机。就这样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测量,从16日到了17日,水位依然不足,无法进行过驳作业。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一直守到第二天凌晨,18日凌晨3点时,终于达到了理想水位!揉揉熬得发红的眼睛,运输人员一刻也不容停息,在严密监控下,在熟练操纵下,SPMT小车顺利完成过驳任务。
只见所有的SPMT同步下降直至管节刚好落在水泥墩垫木上,停止下降,在抬船支架支腿下面塞紧调整垫木,然后继续下降到所有移船SPMT卸载,成功完成落墩作业。

有了E300小节段过驳经验在前,E200小节段的过驳就顺利很多了,GK01标试验段E0管节最后一个段E200小节段下驳作业进展顺利。
11月19日22点32分,随着指挥官的一声:“到位了!好!停!”人群中响起一阵欢呼声 ,他们终于做到了!
回忆过往生产的多少辛劳,在这一刻都是值得的:团结的力量、坚持的毅力……汇聚成了建成伟大工程的磅礴力量!
(来源:广船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