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乃至数字化和智能制造建设,总强调是“一般手”工程,但这话说多了,也许自己也就麻木了,表现就是变成了一种宣传了,与实际是无益的,也看到了很多这样的现象,属于典型的“忘记初心”而流于形式了。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这话是没错的,凡是信息化、数字化或智能制造搞的好的,基本都能发现一些相似的特质,一把手必然是重视的,下面各个部门都是努力配合的,大家都是奔着一个目标的,总之,办法比问题多,一直在向前推进。而“不幸”的那些案例,表现上倒不是不同的,也是基本都是类似的,但与上述“幸福”的那种基本都是反的,但背后的理由却是各种各样的,人事问题、组织问题,最后够能归结为利益或者懒惰问题(可以参考:慵政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这些说法用在这里也是何等的相似哈),总之,问题比办法多,事情的推进简直是一团糟。
这次仅仅说一下,怎么才算是“一把手”的重视呢。在这个事上,据我经历、观察和畅想,有如下八种组合情况:
(1)领导真懂+真抓实干:基本能够体现“一把手”工程的初衷和效果,肯定是好的。
(2)领导真懂+撒手不管:平时不指挥,但出错了就打板子,可能波折一些,但事情也能往前走,尤其在验收时,领导临时了解就可以将一个破局面说的头头是道。属于能说不做的类型,这种类型现在越来越多了。
真正懂得信息化建设内涵和规律的领导,还是不多的,也难以苛求。更多的是那种半懂的类型,关键就看学习能力和行事方式了。
(3)领导半懂+纳言拍板:其实对于下属的积极性发挥可能会更好,算是与下属共同成长,领导能做到从善如流,一般也能做得不错。如果能够稳扎稳打,逐步夯实,效果还是不错的,也许过程会稍有波折。
(4)领导半懂+撒手不管:这个属于平时不指挥,信息化建设工作会经常推到重来,下属比较危险容易背锅,就算跟领导辩解,领导也有很多说辞。
(5)领导半懂+瞎乱指挥:这个不管出于什么心态,还是想干事的,但肯定干不成,如果下属再奉迎,估计信息化建业的标的系统基本就是摆设了。
但仍然存在领导不懂这种类型。
(6)领导不懂+放手信任:考验下属的时刻到了,如果下属能力强主导信息化建设,领导进行人事物的协调,事情可能能做成,但信息化建设涉及到的部门比较多,缺少主导核心,事情不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
(7)领导不懂+撒手不管:还不算最差,最起码没有瞎指挥,领导属于摆设的那种的,做不好是本分,做好了是奇迹。
(8)领导不懂+瞎乱指挥:这个只能呵呵了,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