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的问题,我们把它扩展一下,准确的提问应该是“ERP系统不是可以管理生产业务么?MES系统也是管理生产业务的,那么为什么有了ERP,现在好多企业还要用MES系统呢?”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ERP的确是可以管理生产业务的,MES也是管理生产业务的,区别在于ERP除了管理生产业务外,其他的采购、销售、库存、财务、人事等业务领域也会进行管理,而MES主要是针对生产业务进行管理。
笔者以前提过一个观点“ERP的宽度不够是ERP的问题,深度不够则不是ERP的问题”,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从ERP的理念和实践来看,ERP的定位就是针对企业整体业务的,所以ERP要覆盖企业的所有业务,即宽度和广度是必须的。
正是因为ERP的广度是足够的,也就天然造成了ERP的深度是不够的,那深度如何弥补的,针对各个业务领域更精细化、更深度管理的系统就出现了 ,比如针对生产业务,就出现了MES。
关于ERP和MES的定位,在ISA95这个体系中更容易看出来。关于ISA95和MES以及ERP的关系,网上资料很多,大家可自行搜索。
所以,MES系统是对ERP生产业务的补充。回到问题本身,那有了ERP系统后,MES系统还要不要上呢?
要不要上一个系统,不仅仅是MES系统,也包括其他如SRM/CRM/PLM系统,笔者认为可从三个角度去衡量:
1.价值的衡量。上一个系统带来的价值大于投入的成本,才需要投入,这是任何一种投入都需要考虑的投入带来的效益。至于如何衡量投入带来的效益,则是另外一个话题,本文不再展开。
2.条件是否具备。如果评估下来有价值,接下来重点考虑的是企业内部的是否具备,比如在资源上、数据上、资金上、技术上是否具备实施MES所需的条件。
3.是否有意愿。价值是指值不值得做,条件是指能不能做,最后就是愿不愿意做,有好多时候,对某个系统的主观上的认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会不会去做这个事情。就如每个人对某个事物的偏好,企业是人组成的,也会形成对某个事物的偏好,这就是意愿,意愿主要受认识、认知层面的影响。
那实践中的情形如何呢?笔者的经验来看,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现在基本都是ERP和MES系统同时在使用,至于使用的效果,笔者并非生产顾问,不是很清楚。
笔者个人的观点是,如果对生产业务的精细化管理要求不是很高的话(比如主要是对生产业务的工单下达、领料、报工、产出入库进行管理),笔者倾向于基于ERP进行一定的开发,作为过渡的生产业务方案,待ERP运行稳定后再考虑MES系统的实施,这似乎是更稳妥的做法。
原创:张机立断
来源:MZ咨询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