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咨询 华谋咨询股份
李葆文教授的原创书籍《TnPM安全宪章》第三章人本安全,第三章第六节:
劳动保护。
一、定义
“劳动保护”——为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立法、组织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二、劳动保护管理目标
(1) 积极开展控制工伤的活动,减少或消灭工伤事故,保障劳动者安全地进行生产建设。
(2)积极开展控制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活动,防止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3)搞好劳逸结合,保障劳动者有适当的休息时间,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
(4)针对妇女和未成年工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特殊保护,使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劳动保护工作主要手段
(1) 依法履行工会劳动保护职责;
(2) 协调和处理好工会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3) 加强工会劳动保护队伍建设是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基础;
(4) 努力提高工会劳动保护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
(5) 坚持开展工会劳动保护的民族管理活动;
(6) 认真检查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与使用。
四、劳动保护管理工作流程:
劳动保护流程如图3-12所示。
图3-12 劳动保护管理工作流程
五、劳动保护管理实施细则
表3-1给出了劳动保护管理的实施细则,供读者参考。
表3-1 劳保保护管理实施细则

六、劳动保护验收评价关键要素
1、职业危害评价
(1)危害评价的依据;
(2)职业病危害分类及职业危害分级标准。
2、作业环境监测
(1)作业环境监测的目的;
(2)选择正确的监测方。
3、职业健康监护
(1)职业健康检查;
(2)健康监护档案;
(3)健康监护资料分析。
七、劳动保护管理创新方向
劳动保护管理创新方向的关键要素是:安全技术、工业卫生、劳动保护的科学管理。
1、安全技术
对劳动环境、机器设备、工艺过程、劳动组织、工人安全技术知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旨在消除引起伤亡事故的各种技术措施。由于各行各业和各个工种的特点不同,安全技术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解决安全技术的方向,是使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它不仅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也是改善劳动条件的主要途径。
2、工业卫生
工业卫生是控制与消除生产过程和劳动环境中有害职工身体健康的一切有害因素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和医疗预防措施,以便防止职业中毒、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具体内容包括:
1)防止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
2)改善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如过长的劳动时间,过度的笨重体力劳动,有碍生理机能的劳动姿态等;
3)调节不良环境条件。
3、劳动保护的科学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
1)劳动保护立法;
2)对劳动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进行国家监察、行政管理和群众监督;
来源:学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