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跨界企业进军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当前,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稳定。据有关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超过298.2亿美元,同比增长28.5%。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68.2亿美元。据预测, 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接近200亿美元,为192.7亿美元,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230亿美元。
图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 (亿美元)
(数据及图片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机器人行业大数据
再看国内,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7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占比71%,市场规模达62.3亿美元;服务机器人占比21%,市场规模达18.4亿美元;特种机器人占比8%,市场规模达6.7亿美元。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在多种因素的驱使下,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迅速提升,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不断增长,2018年上半年累计销售22,304台。从机械结构看,2018年上半年国产多关节机器人销售 8,956台,占国产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40.2%,坐标型机器人累计销售8,934台,在总销量中占比40.1%。圆柱坐标机器人和并联机器人销量均出现明显下滑,降幅在50%左右。
从应用领域看,2018年上半年有60.8%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搬运与上下料领域,销量同比增长17%。其中用于机床加工、用于金属铸造和用于冲压、锻造、钣金搬运与上下料机器人增长明显分别达到88.7%、86.3%和57.7%。焊接和钎焊是国内产机器人应用的第二大领域,销量同比增长24.5%,约占总销量的16.9%。此外用于涂层与胶封的机器人销量增长近80%。
五大应用范围剖析发展前景
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速的同时,国内机器人产业总体水平与国外尚有差距,中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大。那对于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又将如何?有关业界人士,就从五大应用范围剖析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前景。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01 工业机器人智能化体系结构标准
研究开放式,模块化的工业机器人系统结构,工业机器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形成切实可行的系统设计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以便于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系统的集成,应用与改造。
02 工业机器人新型控制器技术
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研究具有高实时性的,多处理器并行工作的控制器硬件系统;针对应用需求,设计基于高性能,低成本总线技术的控制和驱动模式。深入研究先进控制方法,策略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工程实现,提高系统高速,重载,高追踪精度等动态性能,提高系统开放性。
03 工业机器人智能化作业技术
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实现以传感器融合,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在工业机器人上的可靠应用,提升工业机器人操作能力。除采用传统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外,装配,焊接机器人还应用了视觉,力觉等传感器来进行实现协调和决策控制,基于视觉的喷涂机器人姿态反馈控制;研究虚拟现实技术与人机交互环境建模系统。
04 成线成套装备技术
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针对汽车制造业,焊接行业等具体行业工艺需求,结合新型控制器技术和智能化作业技术的研究,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生产线上的相关成套装备设计技术,开发弧焊机器人用激光视觉焊缝跟踪装置,喷涂线的喷涂设备的研制以及相关功能部件并加以集成,形成我国以智能化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成线成套自动化制造装备。
05 系统可靠性技术
建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可靠性保障体系是确保工业机器人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分析,在产品的设计环节、制造环节和测试环节,研究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从而为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提供保证。
(文章来源:前瞻研究、微电子制造、OFweek机器人网、机器人库、中国投资咨询网、中自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