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2018年12月14日,位于里约热内卢附近的塞佩提巴湾的巴西造船厂纳威斯特(ICN)举行了法国Scorpene改进型柴电潜艇S 40 Riachuelo(巴西 SBR)的下水仪式。两位巴西总统都参加了仪式 - 即将离任的巴西总统米谢尔·特梅尔和新当选的杰尔·博尔索纳尔。
_webp(1).jpg)
这款新型潜艇按照巴西海军的作战需求有新的改进和提升。“鲉鱼”级是法国和西班牙联合研发、为了和德国最新的214型潜艇和俄罗斯的改进型基洛级竞争的先进潜艇。除了巴西,还在马来西亚、印度等国落地。该艇让马来西亚海军首次拥有水下作战兵力,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动向。
法国拥有丰富的轻量级核潜艇研发和制造经验,最大的苦难恐怕就在于巴西的财力能够支撑其核潜艇的巨大投入。
(103).jpg)
巴西已经从英国引进二手多用途两栖攻击舰,作为其新航母使用。而最近正式退役了老航母。在大国海军的板块上,航母、先进常规潜艇、先进核潜艇,巴西正在一步步的接近,未来要坐实南美第一大国的地位吧。
在完成潜艇建造后,艇上的武器系统,例如“黑鲨”重型鱼雷、F17II线导重型鱼雷、SM39“飞鱼”潜射反舰导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105).jpg)
鲉鱼级潜艇既可以在濒海地区作战,也可以远海作战,有相当出色的多任务作战能力,由于潜在冲突可能性,对于在我们周边地区出现的鲉鱼级潜艇更值得关注。
(96).jpg)
同样都是引进落地本土建造,印度花了11年时间完成首艇建造、交付,相比之下巴西的进步快得太多。在启动更晚的情况下,几乎一步追平。
在2008年12月,巴西国防部和法国DCNS签署了总额86亿欧元的合同,其中约定法方除了帮助巴西建造4艘新型常规潜艇和一艘核动力潜艇,还要建立一座承建和维修潜艇的造船厂,一座可停靠潜艇的海军基地。通过与法国的深度合作,可以说巴西拿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潜艇工业体系雏形。值不值当,巴西人心里最明白。
(100).jpg)
具体负责建造潜艇的巴西造船企业ICN实际上是法国和巴西的合资企业,其中法国DCNS占股41%,巴西持有另外59%的股份。目前主要建造巴西海军的新潜艇,未来ICN还将承担潜艇的日常维修、大修,甚至升级工程。当然以后恐怕也离不开法国的技术援助。
(96).jpg)
巴西这款新型潜艇的单价约5.65亿美元,绝大部分都在巴西完成建造和组装,DCNS提供技术支持,西班牙造船企业纳凡蒂亚公司也参加合作。由于巴西具有很长的海岸线,因此巴西版“鲉鱼”级潜艇的水下续航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93).jpg)
据统计,ICN的主要生产设施包括13个车间,总面积为57000平方米,配备16台桥式起重机和8000吨德国造压力机。能够满足同时建造三艘柴电潜艇和一艘核潜艇的模块组件和结构。
(82).jpg)
首艇原计划2016年交付,2018年服役,但实际上长期滞后。再加上2015年巴西爆发经济危机,建造工作又暂停了数月。2016年6月恢复后,巴西海军调整了建造计划。根据新安排,首艇SBR-1(即现在的S40 Riachuelo)于2018年7月下水,很明显还是落后了大约6个月。
目前巴西的其他三艘潜艇正在建造中,大致的进度是SBR-2(S41 Humaitá)到2020年9月下水,2021年12月完工;SBR-3(S42 Tonelero)在2021年9月下水,2023年12月完工;SBR-4(S43 Angostura)在2022年12月下水,并于2024年12月交付。
(77).jpg)
除了常规潜艇,更引人关注的是法国援助的巴西第一艘核潜艇计划,即SNBR(暂定名为Alvaro Alberto)。根据2009年法国与巴西达成的协议,将由ICN造船长于2025年在开建,目前核潜艇项目仍然处于设计阶段。
来源:环球网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