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周疆主任,李仁鑫会长,各省行业协会秘书长,大家下午好!
受郭大成会长的委托,我代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参加今天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八省市船舶行业协会会长联席会。我谨代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向李仁鑫会长和浙江省船舶工业协会精心准备此次会议表示衷心感谢!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同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我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感谢浙江省协会安排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各个协会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我相信本次会议会取得圆满的结果。
根据郭会长的委托,我代表中国船协向各位报告一下当前国际和我国宏观经济方面的积极变化,特别是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目前的情况,以及协会当前和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船舶市场
2017年下半年,国际船舶市场经过长时间调整后,在散货船市场的带动下开始出现明显回升,今年以来,尽管国际航运市场小幅波动,但仍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势头,全球新承接订单大幅增长,市场外部环境有所改善。
我国船舶工业紧密围绕产业政策,抓住市场回暖的有利时机,积极开拓市场。1~4月份,我国造船完工量、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分别为38%、56%和45.7%,新承接和手持订单份额比上年进一步提升,造船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在航运市场回暖的带动下,特别是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的回升,有效的带动了散货船订单的需求。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中散货船占比超过80%、上海外高桥造船、青岛北船重工、扬子江船业以及江苏新时代等骨干船厂均批量承接了矿沙船订单。另一方面,我国骨干企业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领域也积极开拓,取得不错的成绩。沪东中华承接9.6万立方米超大型乙烷运输船、江南造船承接2艘8.4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气船订单、广船国际承接批量承接多型豪华客滚船订单、金陵船厂承接6艘滚装船订单。我国骨干船舶企业在三大主流船型和高技术船舶订单上均有突破。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保持冷静的分析,当前国际造船产能过剩的根本矛盾没有改变,船舶行业“融资难”“交付难”“盈利难”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
今年以来,随着国际航运市场的持续回暖,新船订单量同比大幅攀升,但可以明显看出,新船订单量出现环比下降。特别是今年散货船成交量的大幅激增,专家认为其可持续性有待继续观察,尤其是在全球造船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新船需求的复苏道路仍将曲折。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特别是钢材价格)持续保持高位,对我国船舶工业冲击严重,特别是当前我国船板的采购价格已高于日韩船企,这将大幅削弱我国船企与日韩企业在高端船型上争夺订单的竞争能力。
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
众所周知,随着国际油价的断崖式骤降,全球海工装备市场规模急剧萎缩,船东接船能力和接船意愿大减,全球海工企业都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经过这轮残酷的市场竞争,大浪淘沙,我国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经受住了考验,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中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积极变化,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突破80美元,虽然造成此轮国际原油价格快速上涨的因素复杂,油价能否站稳相对高位还有待观察,海工企业短期内生存压力依然严峻,但毕竟释放出了积极信号,市场对此也已做出了积极回应。1~4月份,全球累计成交各类海工装备23艘/座、31.5亿美元,海工成交金额与上年基本持平。我国海工企业接获2艘FPSO订单和7艘海工船订单,合计13.4亿美元,市场份额42.4%,位居全球首位,新加坡和韩国分别承接8.8亿美元和5亿美元位居其后。
当然市场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我国海工企业一方面要遵循市场规律,把握市场机遇,另一方面也要拓展发展思路,特别是要密切关注国家能源政策需求,从中挖掘市场机遇。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了天然气需求的增长,2017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2399亿立方米,全年增量3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8%,创历史新高,其中进口天然气超过150亿立方米。国家发改委等13部委联合发布《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中提出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为我国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变化,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的趋势不会改变,我们的船舶海工企业应紧跟国家能源政策需求,积极探索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
其次,非油气产业市场需求广阔,在“一带一路”和南海战略以及我国消费结构的改变带动下,非油气产业呈现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极大的带动了相关船舶海工领域的发展。我国一些海工企业已经开展了相关领域的探索,有些已经转化成为产品。特别是在海上风电领域、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海上大型浮式结构物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非油气海工装备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值得我们的企业积极探索。
中船协为船舶与海工企业进一步搞好服务,从去年以来,开展了几项活动。
一是开展了"双走进"活动,即高校走进企业和企业走进高校活动。目的是推动产学研活动落地,并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真正取得成效。去年组织高校的专家和领导走进一些企业开展交流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四月中旬组织部分企业到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开展交流,五月初组织部分企业到上海交大开展交流活动,效果也不错。接下来我们还要组织企业到北京的北理工、哈尔滨的哈工程等学校开展交流。
二是开展“双一流”活动,主要是想为培育世界一流船舶海工企业,一流船舶海工产品作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因为,我们中船协负责船舶行业的信息统计工作,掌握全行业的总体情况,特别是了解有条件并有潜力冲击世界一流企业,世界一流船舶海工产品单位的情况。我们将帮助这些单位认真梳理有关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制定进一步发展的措施,推动这些企业和产品早日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三是,开展“双沟通”活动。即为企业缓解融资难的问题,我们中船协与中银租赁协会商定,定期举办企业和金融单位沟通交流活动,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的问题做一些实事、好事。预计每年搞两次。首次活动现在正在积极地筹备中。
还有,就是在积极推动国际活动。主要有活跃的造船联盟(ASEF),中日韩欧美造船高峰会(JECKU),造船、航运、船检国际三方会议等等。目的是为我们造船和海工企业争取国际话语权和应有的地位。
最后,再次对浙江省船舶协会精心组织的这次交流活动表示感谢。浙江省是我国的造船大省,特别是民营企业众多,中小企业众多,客观上造成了管理难度的提高,但他们都能紧密的团结在浙江省协会的周围,说明浙江省协会为企业做了大量有实质性的服务工作。当前船舶和海工市场仍处于反复的磨底期,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更需要我们各个协会之间紧密合作,八省市协会会长联席会机制正当其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联席会的平台,保持沟通与合作。共同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让其早日摆脱低谷;共同为行业解决共性难题,促行业健康平稳前进;共同为国家产业政策服务,推动实现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祝第二届八省市船舶行业协会会长联席会取得圆满成功!让我们相约在明年!
谢谢大家。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潭乃芬
2018年5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