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如期参会,并带来了“推进船海工业智能制造”等提案。
智能制造是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
装备制造业是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保证。其中,船舶工业和海洋装备制造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资源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综合性和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和重要支撑。胡可一提出,随着智能制造的逐步推进并向制造强国的核心目标稳步逼近,船海工业也朝着建立“设计数字化、信息集成化、船型智能化、建造自动化和管理精细化”的智能船厂方向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回顾船海工业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行业经历了从繁荣到“寒冬”、从“船位一位难求”到造船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胡可一认为,在产能扩张的同时,我国船海工业的设计水平、建造效率和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结构性产能过剩背后反映的是行业创新驱动力不足、智能化制造水平低、产业链处于中低端以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严峻事实。如果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必将影响我国船海工业的整体竞争力和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议针对船海工业的特点进行智能制造研究、推进智能船厂和智能生产流程建设。“推进智能制造是保持船海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抓手,也是船海工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目标和努力方向。”他补充道。(选摘编自:《中国船舶报》)
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中船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