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立新、安徽省池州市人民政府驻深圳联络处主任卢敏等一行到访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广东船协”),广东船协秘书长陈建榕热情接待李立新主任一行。双方围绕深化皖粤两省船舶产业在技术协同、产能对接、人才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展开座谈交流。广东船协副会长卢宇明、中船集团广州船舶工业有限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
座谈会上,李立新主任介绍了安徽省船舶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指出安徽作为内河船舶制造大省,拥有芜湖、池州等沿江重要造船基地,在绿色智能船舶、特种船舶领域具有特色优势。当前安徽正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希望借助广东作为全国船舶工业龙头省份的先进经验,尤其在高端海工装备、新能源船舶技术、国际化市场资源等方面加强联动。
卢敏主任介绍了池州船舶产业园建设情况。池州的乌沙银色智能船舶工业基地已开发利用长江岸线2800米、占地1684余亩,2023年完成62万载重吨,完成25亿产值,现有造船企业8家,以建造工程船、新能源船舶、集装箱船、环保型散货船为主,目前尚有岸线可以再引进1-2家大型造船企业。未来两地可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陈建榕秘书长表示,广东船舶产业基础雄厚,涵盖研发设计、总装建造、配套服务全链条,近年来在LNG动力船、新能源船舶、深远海养殖装备等领域取得突破。双方可从技术、产能协同、人才培育等方面进行合作:在技术方面,可共建产学研平台,推动广东数字造船技术、低碳技术向安徽转移;产能协同方面可引导广东船舶配套企业与安徽造船企业对接,优化供应链布局,探索分段制造分工协作;人才培育方面可建立两省船舶行业人才交流机制,支持广东高校、职业院校为安徽定向培养技能人才。通过“技术共研、产能协同、人才共享”模式,推动安徽内河船舶绿色化升级与广东沿海高端船舶产能互补,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合作共赢。
双方商定将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近期拟组织广东船企重点船舶、配套企业赴皖考察。此次交流为两省船舶产业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务实路径。(供稿:连晓梅)